蒙德拉内大学国际学生中心升级服务,打造多语种跨文化交流枢纽
蒙德拉内大学国际学生中心近期完成扩建升级(投资 200 万莫桑比克梅蒂卡尔),新增 “多语种服务站”“跨文化活动厅”“学业辅导室”
三大功能区,服务来自葡萄牙、中国、坦桑尼亚、印度等 12 个国家的 380 名国际学生,满意度从去年的 75% 提升至 92%。“多语种服务站”
配备葡语、英语、汉语、斯瓦希里语 4 种语言的专职工作人员,提供 “一站式服务流程”:国际学生到校后,工作人员先发放
“服务手册”(含校园地图、办事流程、紧急联系人),再协助办理莫桑比克身份证(需提交护照、录取通知书、体检报告,7 个工作日可领取)、宿舍入住(提供 2-3
人间选择,配备空调、热水器、书桌),最后对接院系完成课程注册。中国留学生李阳刚到校时,因葡语基础薄弱,工作人员帮他翻译课程表,标注
“葡萄牙语语法”“莫桑比克历史” 等重点课程,并推荐加入 “中文互助群”(群内有 20 名高年级中国留学生,提供作业辅导、生活咨询)。
“跨文化活动厅” 每月举办 2 次主题活动,每次吸引 80-100 名学生参与:“国际美食节” 上,葡萄牙学生带葡式蛋挞(用当地鸡蛋、牛奶制作,口感更浓郁),中国学生现场和面、调馅,教大家包白菜猪肉馅饺子,坦桑尼亚学生制作乌伽黎(玉米糊)配炖牛肉,学生们围坐分享美食背后的文化 —— 葡萄牙学生安娜介绍 “蛋挞是葡萄牙修女发明的,曾是皇室甜点”,李阳则讲解 “饺子象征团圆,春节时全家会一起包”;“语言交换会” 采用 “一对一配对” 模式,根据语言需求匹配伙伴,李阳与莫桑比克学生阿曼多配对,每周见面 2 次,阿曼多用葡语教他说 “早上好(Bom dia)”“谢谢(Obrigado)”,李阳则教阿曼多中文拼音 “b、p、m、f”,3 个月后,两人已能用地道的对方语言讨论专业课内容,阿曼多甚至能看懂中文教材里的 “经济学名词”。
此外,中心还开设 “学业辅导课”(每周三下午 2-4 点),邀请该校 10 名教授轮流授课,针对国际学生的课程难点:“莫桑比克历史” 课上,教授用英语讲解 “殖民时期对莫桑比克的影响”,搭配老照片、纪录片片段,帮助学生理解;“当地法律” 课则重点解读 “劳动法”“租房合同” 等实用内容,避免学生在兼职、租房时权益受损。目前,中心已帮助 80% 的国际学生通过中期考核(较去年提升 25%),其中 30 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学金,李阳凭借 “葡萄牙语语法” 92 分的成绩,获得 “语言学习优秀奖”。中心主任玛丽亚・佩雷拉表示:“未来计划引入 ‘线上服务平台’,学生可在线预约服务、报名活动,还能提交意见反馈,让服务更精准、高效。”
本文 莫桑比克大学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guoji.mu.gov.edu.bi/post/35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