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桑比克马普托大学联合中国海大攻关 海洋渔业生态养殖技术落地

刘老师 阅读:1 2025-09-20 14:27:26 评论:0

  莫桑比克马普托大学的海洋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监测卵形鲳鲹的生长数据,水池中搭载的 “生态浮床” 上,水芹根系清晰可见;室外试验池中,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正指导团队调试 “循环水养殖系统”。该校近日与中国海大联合研发的 “海洋多营养层次养殖技术”,已在马普托湾 3 个渔村试点应用,破解传统养殖污染与产量低的难题。

  “莫桑比克海岸线长 2630 公里,渔业却因粗放养殖濒临枯竭。” 项目牵头人莱昂纳多・席尔瓦教授指着水质监测数据介绍,团队构建 “鱼类 + 藻类 + 贝类” 立体养殖模式,鱼类排泄物被藻类吸收,贝类净化水体,使养殖废水处理率达 95%;研发的低成本循环水系统,将单位水体产量提升 3 倍,养殖成本降低 50%,特别适配小规模渔民。

  试点效果远超预期。在马普托湾渔村,50 户渔民采用该技术后,卵形鲳鲹亩产从 200 公斤增至 600 公斤,且产品通过欧盟有机认证,售价提升 60%。“以前养鱼靠投喂饲料,海水发臭,现在藻类能‘吃’掉粪便,鱼长得更好。” 渔民曼努埃尔展示着刚捕捞的鲜鱼说,已有 300 户渔民申请加入技术推广计划。

  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并行。校企联合建立 “海洋渔业技术中心”,培训 200 名当地技术员;申请国际专利 4 项,计划年内建成年产 10 万尾鱼苗的繁育基地,覆盖莫桑比克南部 4 个沿海县。中国海大捐赠了 15 套养殖设备,协助建立 “海洋渔业数据库”。“目标三年内让 1 万亩养殖海域实现生态化转型,渔民收入翻倍。” 席尔瓦教授表示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莫桑比克大学中文网